|
彭塔镇中心学校:劳育启征程 赋能谱新篇浅浅初夏,殷殷期盼。在这个播种与收获交替的时节,6月4日上午,彭塔镇中心学校六大教研组组长及部分班子成员,在学校党总支书记李军修的带领下,走进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实验田,召开教研组长劳动教育现场研讨会。 会前,大家走进劳动实践基地,欣赏了各班实验田种植作物生长情况:各色蔬菜花竞相绽放,让大家似乎看到了各样丰硕的果实;向日葵挺直腰杆,向阳而生,金黄色的花盘似乎在告诉大家彭中学子正在为创造新的学业辉煌而坚毅前行;各种果实挂满树梢,预示着丰收的喜讯即将来临;小池塘中的荷花正在开放,仿佛在欢迎大家的到来;塘边垂柳千丝万缕,婀娜多姿,它们低下头,看着池塘里的水,仿佛在对着“镜子”梳理秀发……大家流连于学校劳动教育的丰硕成果中,边欣赏,边感慨,边思索。 带着感慨,大家来到基地的“君休亭”。李军修就如何立足于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抓好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强化劳动教育与其他课程的融合、劳动教育与实践体验结合等方面与各教研组长们进行了深入研讨。他希望各教研组引导教师深挖学校劳动教育与各学科教学融合,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融入劳动,在劳动体验中领悟学科知识,真正发挥“劳动育人”的实效。 “各学科之间并非独立存在,劳动教育与学科融合并非劳动课程与学科知识的简单拼凑和嫁接,而要进一步深挖融合育人的价值。”“学校要进一步将劳动实践基地与各学科、综合活动、主题教育等校内其他课程进行整合,实现融合育人。”“在我看来,将劳动实践基地与道法学科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以及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品质。”“与语文学科融合,有利于引导学生用语文知识阐述劳动过程、劳动成果,进一步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与数学学科融合,有利于学生锻炼数学思维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研组长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路,研讨氛围热烈,效果明显。 研讨中,大家还就各学科教师立足于劳动实践基地开展教学活动的形式和方法进行了创新和规划。 李军修希望各教研组长要有跨学科意识,劳动实践基地不仅体现在种植、生产上,还应该融入科技,加入人工智能,唯有劳动科技化,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才能不断促进劳动教育的发展。 本次现场研讨会的召开,使教研组长们思路大开,纷纷表示会后将认真谋划本校劳动实践基地的育人方式和途径,开拓劳动育人的新格局,切实把劳动教育与各学科教学有机融合,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和实践情况纳入教、学评价和考核因素,充分发挥劳动育人的各项功能,为培养新时代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开拓创新,努力奋斗。(通讯员:李本霞) |